由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宜巴公路”被稱為“中國比較美水上公路”
提起葛洲壩,大概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作為萬里長江壩,當年曾轟動一時。而因擔當工程建設主力軍的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說“為清潔能源而生”。
近年來,葛洲壩積極踐行中國政府綠色發展戰略,在保持水電建設優勢的同時,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作為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走出了一條具有“葛洲壩”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日前,記者專訪了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聶凱。
轉型就必須升級
1970年,為建設當時中國比較大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葛洲壩工程,葛洲壩集團也正式成立。近50年來,公司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水電站和抽水蓄能電站超過600座,為全球清潔水電發展、能源結構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3年,聶凱出任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上任伊始,就遇到宏觀經濟下滑、建筑行業產能過剩等問題,集團整體利潤很低,職工收入也不高,我意識到集團必須轉型。”聶凱說。
同時,在聶凱看來,轉型就必須升級,不然就沒有出路。
很快,經過近兩個月深入調研,2013年7月,集團《關于促進集團公司戰略實施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指導意見》從業務結構調整、商業模式調整、治理結構調整、業務優先、人才培養等12個方面拉開集團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帷幕,并把環保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隨后,集團召開節能環保和產能過剩業務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專題研討會,提出搶抓國家推進節能環保和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機遇,迅速壯大新興業務。
“在戰略轉型以前,集團原本有37家子公司,轉型過程中,我們破釜沉舟砍掉了15家子公司,把落后產能基本砍掉了;建筑業也基本放棄承接小型項目,都是接一些有影響力的大型項目,配上產融結合降低成本。與此同時,我們又新成立了一批子公司,涉及水務環保、固廢垃圾處理、污土污泥治理、新型道路材料、分布式能源等環保領域。”聶凱表示。
也就在當年,葛洲壩集團簽約、營業收入、利潤再創新高,首次進入《財富》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前百強,專利授權創歷史之比較。
“2013年,綠色循環、低碳節能已列入我國‘十二五’規劃,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構建‘五位一體’國家總體戰略布局之一。作為企業,要義不容辭地履行這個責任。”聶凱告訴記者。
固廢處理成為環保標桿
經過幾年的發展,葛洲壩集團的環保產業做得是風生水起,比較典型的是集團旗下的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項目。水泥生產這種污染嚴重、產能過剩的產業被葛洲壩集團做成了環保標桿,實現了水泥生產和環保業務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年產能達2460萬噸的水泥基本做到零庫存。
據介紹,早在2014年,葛洲壩水泥公司就開始著手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依托所屬水泥窯線企業,采用先進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系統集成技術及工程化應用技術,著力變廢為寶,化解城市生態環境危機。
目前已相繼建成投產湖北老河口市、宜城市、松滋市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項目,同時正加快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項目。
在老河口,葛洲壩水泥窯協同處理垃圾項目已經運行了兩年。“傳統垃圾焚燒爐對生活垃圾的質量、數量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往往還需要進行二次處置,而我們通過對技術、設備的不斷優化,在預處理環節上做文章,有效地提升了垃圾預處理效果與處置量,在處理廢物種類和數量方面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聶凱介紹說。
同時,充分利用溫度高達1600℃以上的水泥窯的優勢,保證生活垃圾中有毒有害成分徹底消解,有效阻止二噁英生成,整個處置過程不會產生任何廢渣、廢水,真正做到了將垃圾“吃干榨凈”。
據了解,葛洲壩老河口示范線可年處置生活垃圾約15萬噸,節約土地約40畝,節省3.1萬噸黏土質原料。通過垃圾代替燃料可減少因燒煤產生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在20%以上,其帶來的潛在環保效益和生態效益,使得該示范線的服務范圍從老河口擴大至周邊縣市,有效改善了當地環境治理面貌,緩解了“垃圾圍城”的危機。得到了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的高度評價,從傳統水泥企業成功轉型為行業內的“環保標桿”。
2017年12月23日,在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創新發展大會上,葛洲壩水泥公司老河口項目獲評中國水泥工業水泥窯協同處置示范工程。
也正是因為葛洲壩集團在垃圾處理項目的成功實踐,日前,葛洲壩集團與北京環衛集團開展了深度合作。雙方以即將成立的葛洲壩京環公司為主體,打造全品類全周期固廢處置利用平臺,著力實現對首都產生的廢紙、廢橡膠、廢織物、廢塑料、有機廢棄物、危廢等廢棄物的全量資源化處理。
據了解,雙方新設的公司到2020年,將形成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的能力,為北京市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目標貢獻力量,同時為京津冀地區環衛公共服務一體化提供支撐,努力成為全國固廢處置利用領域的排頭兵。
固廢處理只是葛洲壩集團眾多環保項目的一個縮影。
幾年來,葛洲壩集團不斷整合行業優質資源,高端切入節能降耗、循環經濟、污土污水治理、城市垃圾處理、再生資源利用、新型材料開發等業務領域,實現了環保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已經成長為環保業務的領軍企業。
科技創新驅動快速發展
葛洲壩集團進軍環保領域僅僅3年時間,迅速成為環保標桿,靠的是什么?聶凱表示:“葛洲壩集團進軍環保市場,靠的是技術創新、多板塊協同發展和強大的投融資能力。”
據介紹,針對中國北方燃煤供暖引發大面積“霧霾”的問題,公司采用電蓄熱技術,達到了削峰填谷、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的目的。公司用此項技術投資建設的甘肅瓜洲清潔供暖示范項目,建成后每個采暖季可節約標準煤約16.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38噸、減少煙塵排放量2362噸、減少氮氧化合物排放量1165噸。
針對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公司利用先進儲能技術,提供壓縮空氣儲能、儲冷、儲熱及儲氫等多種儲能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效率。
以50MW風電場為例,如果配備10MW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每年可增加風電上網500~1000小時。公司1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產品已在貴州畢節投入運行。
一組數據顯示,圍繞環保業務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公司組建了14家科研院所,設立了2個博士后工作站和1個院士工作站,構建了“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技創新機制。
與此同時,公司用5年時間完成了49起項目投資、技術并購和市場并購,迅速在清潔能源、節能減排、水土治理、垃圾處理、固廢加工、循環經濟等領域形成了全產業鏈,環保業務年產值已超過300億元。“葛洲壩”綠色發展之路在不斷向外延伸。
曾有人評價:作為一個完全市場競爭企業,葛洲壩集團既順應市場,又擔當責任,綠色發展之路格局高遠、目標精準、路徑清晰。
“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要實現這些宏偉目標,關鍵是行動。葛洲壩將堅定不移的履行這一社會責任,并通過產業化來實現綠色發展。”聶凱說。
對于未來的發展,聶凱表示,葛洲壩集團要打造環保全產業鏈和全業務領域,提供環保業務“一站式”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同時,做大環保業務規模。不斷強化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能力,加快葛洲壩集團環保業務化進程。